广告
摩信网 > 摩旅 > 阅读文章
云南少数民族摩旅风情录之哈尼族篇
2016-04-15 17:03:31   来源:摩托车信息   类型:原创   作者:刘智远   阅读(1.38万次)
 

中国有两大浩繁而驰名世界的工程,它们在真实地为人类的生存提供着帮助。一是四川的都江堰,建于公元前256年的它,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、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,成就了天府之国的丰饶景象;第二个就是远在云南的哈尼梯田,哈尼人民凿沟引水,打埂筑台,开垦出气势磅礴、层层叠叠、无与伦比的梯田……

生活在云南的哈尼族是中国西南的一个古老民族,主要聚居在红河州、元江、墨江一带,民风强悍,勤劳朴实,待人真诚……早些年,我骑车数度深入哈尼村寨,对他们的民风民俗颇有知晓,数年间,休戚相关,那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时光。

从青藏高原走下的羌族原始游牧群,经甘肃西部过四川、跨大渡河入云南,在滇池湖畔繁衍生息,蓬勃的生命力造就了今天的“昆明人”。(如今的昆明人,没有几人承认他们的祖先是羌族,激烈争论之余,我说,你们看看生活习惯与红河哈尼又有多大区别?)由于自身能力较弱,无法与其它部落抗争,其中一部分人继续南迁至哀牢山周围,这里山高林密,交通闭塞,可免战争,也能安心农耕,这就是今天的哈尼族。

人,为了生存,总是有选择的!

哈尼族的历史几无可考(个人之见),长途迁移,途经多地,或小住或定居,人员流散,其羌族源,仅是口口相传,也就不足奇怪了……所有这些已是1300年前的事了。如今的哈尼族,他们住在奔流不息的红河边,水是红的,血是热的,这条充满雄性的河流,孕育出了灿烂的文明,壮美的山河,其间,又总是让人莫名的冲动。

早年的哈尼人大都选择居住在半山区、溪谷间,但红河沿岸土地肥沃,非常适合种稻子,山谷间又有其独特的地貌,坡势或缓或急,或平或坦,所以这些真正的“愚公”,凿沟引水搭埂筑台,开垦出了总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的梯田。从海拔200米到2000米,坡度25°~35°的沟壑山岭间嵌刻着19万亩梯田,真是气势恢宏。当你第一次面对哈尼人的杰作,你会目瞪口呆,壮观、奇妙……不足以表达你的心情。伫立山间,俯视着遍布山山岭岭的万亩梯田,层层波浪,千点万点,如水银泻地,内心则是波涛般涌动着……和我结伴旅行的奥地利友人奥特加先生,当他看到梯田,展开双臂,口里连说了5个“pretty”。(当年我曾指导他拍中国云南的风光,但愿他拍的图片,能让欧洲知道中国的哈尼族。)

就这样慵懒地呆在哈尼村寨,面对梯田,即使不拍照,也是种享受,看他们在田间劳作,辛苦之余,那爽朗的笑声也时常感染着我的情绪

勤劳的哈尼人,创造了伟大的奇迹,在留给世人一幅幅赏心悦目的巨幅画卷之时,也将其民族内在的精神气质——哈尼长魂一览无余地呈现给了世人!

云南25个少数民族,我最敬重的就是哈尼族,不仅仅是他们创造了博大精美绝伦的梯田,我更看重和钦佩他们骨子里的坚韧、锲而不舍的品格,代表着中国人数千年来的内在精神——守护家园、建好家园、繁荣家园。这些年,我花去大量的时间,去感悟哈尼那淳厚的人文底蕴,可以这样说,在所有关注哈尼人文的旅行者中,我还没见到第二人比我更了解哈尼族的!

我最欣赏的就是哈尼独具地方特色的房屋建筑体——蘑菇房——尽管家中住房已过200平米,但我更迷恋哈尼的这种建筑模式!哈尼人非常聪慧,其建房时必选具备茂密的森林(绿色氧吧,吐故纳新有利延年)、充足的水源(天旱能满足人畜饮用,不至于望梅止渴)、平缓肥沃的山梁(有利于耕种,又防北风侵袭肌体)之地作为房址。其建筑形式分为茅草房、蘑菇房、封火楼、一正二厢三合院瓦房等,这种瓦房必是极殷实之家才具有(哈尼聚居地仅有一二)。蘑菇房才是哈尼传统文化中最地道的建筑样式,深得哈尼人喜爱,这种形式充分具备梯田、竹林、寨门、水碾等必备的生活条件。表现为:由土基墙为坯竹木作架,茅草为顶,顶分四方斜面,房子有数层,底层关牛羊马等牲畜,中层架木板,隔成左中右三大间,中间为堂屋(客厅),设火塘,摆供桌,为家人活动场所。顶层大都堆放杂品,整洁有序,其房外观玲珑美观,独具一格,冬暖夏凉,已列为云南著名的景观之一。

住房墙体基本用一团团泥巴垛起,结实耐用,一般讲究房头朝东,正房向北,以表示对哈尼祖先发祥地的崇拜……哈尼族最讲孝道,深明饮水思源之道,时刻不忘祖宗,此为我敬仰其德之一。

哈尼族对住房人员的安排极为严格,堂屋有供桌不住人,东房为长者居住,西房为长子居之。尤其是性别划分有讲究,堂屋饭桌仅供男性使用,女性只能在耳房吃饭。床分男女,女床不得高于男床,否则就是女压男身,给家族带来不利,由此表现出哈尼重男轻女的习俗。一个民族,将家中人员划分得如此细腻,可能只有云南的哈尼了,这些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传承下来的等级地位的陋习。哈尼男人在家中至尊为贵,女人则低卑。这或许是因为哈尼喜居山地,其劳作量基本由男性来完成,但哈尼女性心灵手巧,持家有方,理应受尊重。

我对哈尼这种“活化石”级的蘑菇房非常迷恋,并拍了大量的图片。由于其梯田已成中外摄影人的圣地,他们逐渐接受外来文化的冲击,数年间已盖起了部分砖房……我想,这种古老的生态本来就很脆弱,前景则充满着变数,与传统家园的彻底割裂,可能就在不久后……

由于半山区气候温润,土地肥沃,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,大米、玉米为哈尼族主食,喜食酸辣。就地取材,爱用当地野菜做汤,能润肠胃,极少见有患食道、肠等疾病的村民。哈尼人嗜酒爱茶,酒和茶几乎充斥着每一天,他们的酒节比彝族还多,如祭母节、黄饭节、命名节、祭龙节、认舅节……逢节便有美酒,美酒离不开菜肴,哈尼的美食十分丰富,这才有了著名的“长街宴”。这点,倒和川渝两地的人们一样,极讲饮食文化,也善于变通,俗话不是说嘛,会吃的民族,才是最能变通的民族。

中国是酒的故乡,各民族美酒飘香,又独具风格,这才有了酱香、浓香、米曲香等“门派”之别,又有高粱、包谷、小麦之分。而哈尼的“焖锅酒”更是一绝,以大米为主料,经浸泡、碾磨,再加上陈皮、桔皮等20余种辅料,装罐发酵而成,清澈晶莹,醇厚甘甜,不上头,不口渴,不伤肠胃……酒是桌上的主旋律,多少性情尽在其中,只喝红酒、啤酒的奥特加先生,在我的“熏陶”和“煽情”下,已深爱此道,离开元阳、相互握手相拥时,却见先生袋中,已藏有一壶“焖锅酒”,我不禁哈哈大笑……

由于哈尼儿女常年在山间劳作,山高坡陡,体力消耗极大,由此,哈尼人喜食肉食,猪牛羊鸡鸭,大块肉、大碗酒,豪气干云,令外地游客瞠目。哈尼族非常团结,谁家杀猪宰羊,各家皆涌去分享,如果你看过长街宴,你便知“民族如手足”的情分!这里,没有勾心斗角,没有落井下石,没有尔虞我诈……我很享受这纯情风!

地处山区,哈尼族养成了精打细算非常会过日子的传统美德,他们常把猪肉、鸡、鸭用各种调料腌好,悬挂于火塘上熏烤,留在最困难时食用。紫红色的腊肉和干巴,诱人而可口,是我在哈尼时最喜爱的食物。但“百旺”则是他们桌上不能少的名菜,取新鲜猪、羊、狗血为主料,加入切碎的瘦肉、肝、腰等,放入十几种调料(大都在山里采摘)搅拌,置之时日,或蒸或炒,味道香浓,十分可口,辣而不燥,是哈尼待客之上品,再酌上一杯烧锅酒,你肯定不想走了。

竹子,是人们不需要用心经营的产物,云南部分少数民族特喜用它做各种食物。哈尼的“竹筒鸡”——那是行者老刘吃过的最好美食,我把它列为川菜之上。杀鸡开膛洗净,加冬菇、玉兰片、火腿配以调料,先行腌制数天,再取一年左右的青竹一节,一头留节一头开口,将鸡合拢,塞入竹筒,用芭蕉叶封口,放在炭火上烤2小时,熟后入盘,既有鸡肉之鲜香,又有竹之清香。现在,想想都会流口水,入不了大席的,也是佳肴啊!

哈尼世居山林茂盛之地,盛产蜂蛹(纯野生),取之用开水烫死,放入白酒腌几分钟,洗除酒味,入锅炸至金黄,蘸上椒盐,鲜香脆酥,入口极佳,是极富蛋白的食物,异香扑鼻,回味无穷。不过,这道菜如今很难吃到了,或许是旅游资源的开发,游客的增多,野生蜂愈来愈少了。

哈尼族和壮族一样,生活中最爱紫米,如紫米饭、紫米粑粑、紫米汽锅鸡、紫米鸡蛋……紫米的医疗营养价值极高,健脑补肾。红河两岸气温高,河谷干热,稀饭是哈尼人的主食,他们将瘦肉剁细,和紫米、姜末、八角、草果一起熬,清热养胃,可以说,哈尼族是将稀饭内容发挥到了极致的民族。

云南的哈尼族分碧约、卡多等支系,但他们的婚俗大多相同。婚前小伙和姑娘以自由恋爱为主,极少有媒人介绍。尤其是卡多哈尼最为开放,等姑娘过了16岁(上学除外),父母会在女儿房开一小窗口,允许她和小伙谈情说爱,晚上有意的小伙来到姑娘窗前唱歌,如姑娘有意则回唱给他,并开窗让小伙见她,否则自行离开。

如村子里有什么活动或节庆,哈尼父母会将儿女们“赶出”门,目的就是让他们自行择偶,选择喜欢的人。“抛松毛”是哈尼青年男女相处对象的主要方式之一,聚会时,已到恋爱年龄的姑娘都要预先采摘些松毛,抛向意中人,抛给谁多,就表示对谁有意,如小伙也回抛松毛给姑娘,这就八九不离十了。如此充满情趣的自由恋爱,是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无法想象的,哈尼极少有包办婚姻的,他们自由选择,“私定”终身后,禀明父母,接下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。所以,他们大都幸福美满,离婚率极低。

红河两岸的哈尼儿女结婚礼绝对是在黄昏或傍晚举行,目的就是不让新郎新娘当晚同房,传说新婚夜同居者,今后的爱情生活必定不长久,过日子也会磕磕绊绊……


墨江哈尼族结婚日,礼俗极多,他们最看重一些传统风俗,如新娘进门时,新郎高高站在门上,让新娘从底下过,表示女人要听男人话。从结婚日起,哈尼就定下了男尊女卑的陋习,就确定了主次地位。尽管哈尼婚俗奇特,约束繁多,但日子过得红火,人丁兴旺。

我在多年的摩托车旅行中,深感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的少数民族,他们的生活大多尚未摆脱贫困,尽管如此,他们倾其所有,必定在展现自己民族特征——服饰上下足功夫,那是他们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,代表着本民族的精神风貌!哈尼族的服饰在色彩、款式、纹样上可谓五彩斑斓,制作工艺精湛,体现了哈尼的勤劳和智慧。但其服饰上的图案符号,承载的文化气息让外族人数十年来都无法破译……

哈尼族以黑色为美(耐脏、耐磨、保暖),彰显庄重、圣洁,在黑色上镶饰品和特定含义的花鸟鱼虫,绣工精细,构思奇巧。一般用自己染的布料做上衣,喜欢齐膝短裤和绑腿,包头爱镶刺绣,衣服领口多配银坠,支系有别,款式多样。

最让人惊奇的,就是哈尼妇女服饰上的差异代表着各个年龄段,并能从服饰上看出她的婚姻状况:如其头后部戴了“欧丘丘”饰物,并且饰物上有银牌(哈尼和苗族一样,对银器情有独钟),表明已到17岁,可以恋爱了,任何小伙子都可以追她,此时,她的围腰是白色或粉红色;如果留了鬓角,表明已过18岁,可以出嫁了,她对对象的选择更严格了,毕竟那是在选自己的男人,从生活、劳作、学识、礼节等多方托人打听,而不是浮于表面;如果在“欧丘丘”上包黑布,说明她已有归宿,不管你多么爱慕她,你都不能有杂念,这时,她的围腰一定是蓝色的。

哈尼妇女多情重义,敢爱敢恨,心地纯洁,有时,她们也能抛弃服饰上的禁忌,大胆而热烈地追求自己的爱情。哈尼富有韵律的梯田线条和绚烂的色彩吸引了大批游客,哈尼妇女聪慧过人,她们的心已不完全属于这片土地,也十分仰慕外面的世界,渴望走出去……我曾在红河租房住了一段时间专心摄影,夜里则是读书写作练拳,隔壁的阿毕主动照顾了我的生活,渐渐她对我产生了好感,仰慕我“文能提笔写文章,武能使刀弄枪”,不过我心中另有他人,我坦诚相告,她犯拧了,追至昆明,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麻烦……说这些不是自炫,希望前来体验梯田文化的游客,要妥善处理好与当地百姓的关系,尊重他们的习俗……

哈尼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,崇拜山水,崇拜自然,崇拜祖先,非常讲究灵魂,这些构成了他们的信仰内容。他们认为自然界的风雨雷电,人的生老病死、三灾六难等,是世间或天上的神秘力量在主宰,信奉“神”和“鬼”。所以,哈尼族每年都要择日举行祭火神、祭寨神、祭山神、祭天神、祭田神等祭祀活动。

哈尼族始终相信人是有灵魂的,死去的人在天上在看着活着的人做事,并且心灵是有感知的。所以,他们拜先祖,祭天神、地神、山神、水神、树神等,认为万物皆有灵,人与人要和睦相处。正因为他们的信仰不同,才养成了他们心性纯朴,与人为善的性格。

哈尼人歌舞俱全,内容丰富,涉足极广,在经年累月中,代代相传。按曲调来分有4种:哈巴、阿茨、仪式、然古宅。“哈巴”是哈尼语,为歌、颂的意思(有的支系叫拉巴,相当于汉语叙事歌),歌唱内容为一些古规道理、节庆、婚丧、祭祀等,比如丰收、新房落成,一般多在酒桌上边喝酒边唱。“阿茨”在哈尼语中意为“玩的歌”,隶属山歌类,以生产劳动爱情为主,大多采用男女对唱或多人唱,曲调高亢,纵横豪放,节奏欢快。“仪式”为挽歌(丧歌),是指长者去世,后辈对其哭唱,一般把哭嫁、喊魂也划归为仪式歌。“然古宅”是儿歌,又称摇篮曲。

哈尼族对歌者要求极严,什么场合必唱啥,绝不允许混淆,否则,会给族里带来不吉利。

哈尼的乐器较为普通,仅分管乐、弓弦乐、打击乐三类,一般为歌舞伴奏,但气势宏大,令人震惊,欢快时如万马奔腾,低音时如诉如泣,抑扬顿挫,叙说着世间的喜怒哀乐。

其舞蹈分“噶尼尼”、“草帽舞”、“阿迷车”等,“噶尼尼”为节日庆典跳,节奏较快,简单好学;“草帽舞”一般在田间劳作累了时跳,有舒筋骨的功效;“阿迷车”在青年男女社交活动时跳,此类舞蹈易感染观者,欢声笑语,嘻哈不断。

哈尼如今登上大舞台的舞蹈代表作为《诺玛阿美》、《山路弯弯》、《哈尼乐》。

哈尼族常以剥下的树皮为料,在其上雕刻花鸟鱼虫,人的各种形态,用于门楼的装饰,有的手法精湛,刀工精绝,给人美感,但深得此技的艺人不多。

哈尼族亦具有灿烂的体育文化,如踩高跷、硭鼓刀、打磨秋、跳竹竿。哈尼族为了保家护族,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形成了自己的武术内容,如摔跤、射弩,哈尼棍等。我观之硭鼓刀技法简单,一招一式极具杀伤力,有利于山地交锋,招法快速有力,动作粗犷,是能真正实战的好东西,可惜,我无缘学到此技,他们不传外族,岂是拿钱能换来的?

如诗如画的田园村寨,哈尼人世世代代的勤劳造就了今天的秀美风光,让我如此的迷醉,风情万种间让我独享这舒缓的节奏。

最为遗憾的,哈尼人只有自己的语言,却无文字,祖先留下的东西,只能靠长者口口相传,如后继乏人,这是件很可怕的事,国家早年曾将拼音根据他们的语言发音来作记录,希望“创造”文字,最终以失败告终。

哈尼地方风情浓郁,生产生活方式独特,尤其对中国的农耕文化做出了贡献,这个民族,雄姿英发,奔腾不息……


(编辑:桠枝)

0
广告
相关文章
云南少数民族摩旅风情录之白族篇 2016-03-30
云南少数民族摩旅风情录之白族篇 2016-03-30
云南少数民族摩旅风情录之彝族篇(上) 2015-11-28
云南少数民族摩旅风情录之彝族篇(下) 2015-11-28
云南少数民族摩旅风情录之彝族篇 2015-11-27
热门资讯
广告
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