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告
摩信网 > 人物 > 阅读文章
一位老嘉陵的摩托时代
2015-10-16 14:32:57   来源:重庆晨报   类型:转载   作者:佚名   阅读(1.59万次)
 

程兴明 73岁 原中国嘉陵集团总工程师

1978年,老书记孙寿彭提出了一个计划:嘉陵的“军转民”不能搞低档次的重复产品,要搞技术复杂的、有发展前景的产品。孙寿彭说,嘉陵要做摩托车。中国第一辆民用摩托车的诞生,不仅开启了嘉陵厂的一个时代,更是开启了重庆的一个新时代。

1978年

成功完成“军转民”

1978年之后,中国所有的兵工企业都面临“军转民”的重大课题。1978年10月,党委书记孙寿彭提出了上摩托车的想法。当时全国只有上海产的幸福250(邮政用车)、济南轻骑产的单缸15型助力车,摩托车在当时是一个技术复杂的高档产品。所以孙书记的观点已提出,便引来一片哗然。但当时四川省委、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此却非常支持。

1978年10月,嘉陵厂成立了一个7人摩托车筹备小组。到上海、济南、天津了解摩托车相关信息。同时赴南斯拉夫、日本等国考察。1979年,嘉陵厂成立了一个24人的摩托车研究所。孙书记说,嘉陵要用5个月时间造出第一台样车,为1979年国庆献礼。

第一批我们造出了5台样车,有3台能发动。紧接着在年底又试制出32台能跑的样车,我们从双碑-北碚-歌乐山-沙坪坝-双碑,规划了一条104公里的线路来跑路试,最初对自己的质量没把握,试驾都是我们这些工程师来完成,真有上前线的感觉。这批车后来送到了四川省政府及北京。在北京街头,迅速引起了轰动。

1980年,工厂开始着手摩托车批量化生产,当年共生产了2500辆摩托。1981年,嘉陵同本田开展了第一次技术合作——改造“50车”质量。除了同本田的技术合作,嘉陵当时另一个重大决策就是开始组织跨行业的专业化大协作,率先成立“经济联合体”。

当时嘉陵一台车的成本要3000多元,但孙书记为打开销量,定价只有600元,所以摩托销售最初几年一直是军品在补贴。50摩托有1560个零件,当时我们加工一个弹簧,成本要十多元一件,全车共约十九个弹簧,光是这一个部件成本都要上百元,而把全车弹簧交给专业厂生产,价格在40元以下。所以嘉陵展开了跨系统、跨行业的零部件配套工作。浦陵机器厂、红山铸造厂、华伟电子设备厂和南川农机厂成为嘉陵第一批紧密层合作企业。从最初5家到后来的100多家,逐步形成了以嘉陵为龙头的专业化协作配套体系。(来源:重庆晨报)

(编辑:依一)

0
广告
相关文章
采访KTM车队最年轻车手Pauls Jonass 2015-07-15
摩托车上的采访 2015-06-03
张广玉:永远冲锋在采访路上的“摩托车记者” 2015-05-27
“CCTV新闻采访”,摩托车的免死金牌 2015-03-03
采访万虎工业广东业务经理胡志明 2014-11-25
万虎150系列车型新加盟经销商采访报道之三 2014-08-22
【玮玮道来】湖南钱江销售分公司喻娟主管采访 2013-05-14
【玮玮道来】采访轻骑铃木湖北操盘手赵海瑞 2013-04-22
【玮玮道来】彭水市场实地采访 2013-02-07
热门文章
广告
广告